俗話說“一把鑰匙開一把鎖”,這我們早已習(xí)慣,其實在技術(shù)水平相對落后的古代,為了提高防盜性能,有些鎖要用兩把鑰匙一起使用才能打開,這就是奇特的多開鎖,這種鎖頭一般配有兩把大小不同的鑰匙,通過增加鑰匙的數(shù)量提高防盜性能。市民王蒙先生家中就收藏著這樣一把鎖頭。
“我平時就喜歡逛古玩市場,不管到哪里都要去當?shù)氐墓磐媸袌鲎咦撸@個鎖頭是我在保定工作時逛古玩市場發(fā)現(xiàn)的,那家店的主人收購了不少銅鎖,其中有幾把就放在柜臺下方的玻璃柜里。這把吸引我注意的鎖頭看起來普普通通,與一般的橫式廣鎖一樣,但鎖的旁邊卻放著兩把鑰匙。一把鎖怎么會有兩把鑰匙?面對我的問題,商家說這把鎖要用兩把不同的鑰匙才能開啟。”王先生聽完后拿起鎖頭細看,從外觀上看,確實看不出什么道道。又拿起兩把鑰匙,將其中一把試探著 插進去,鎖梁果然可以拉出一段;拔出鑰匙后,又用另一把插進去,這時整個鎖梁便拉開了。鎖打開以后,細看鎖芯才知道了其中的奧秘。原來鎖芯由兩組四簧組成,上面一組簧片長,下面一組簧片短。當?shù)谝话谚€匙插入后,將上面一組簧片壓住,因此鎖芯便可抽出一段,但緊接著就被下面一組撐開的簧片給卡住了。這時再 用另一把鑰匙插入,壓住下面的簧片,便可將整個鎖芯抽出。從這把鎖頭中就能體現(xiàn)出zg****古人的智慧,兩把鑰匙一把鎖的構(gòu)造不僅可以提高鎖具的防盜性能,還能 使不同的人持有鑰匙,達到保密的作用。
王先生表示這種鎖頭并不是***常見的兩開鎖。***常見的兩開鎖都是有兩個鑰匙孔,常見的有單圓孔型、雙“一”字型、“一”字型和“山”字型組合、 “一”字型和“一”字型的變種組合、“吉”字型等。其內(nèi)部簧片也跟各自的鑰匙孔的形狀相對應(yīng)。在簧片設(shè)計上,都是第一把鑰匙開的一組簧片長,第二把鑰匙開 的一組簧片短。在開啟時,第一把鑰匙插入后,壓迫第一組簧片,鎖頭先出一部分;第二把鑰匙插入后,壓迫第二組簧片,此時整個鎖頭全部出鎖體,從而達到兩開的目的。
除了這種雙開鎖,古人還有三開鎖和四開鎖。王先生說自己在一本名為《中華古鎖》的書中,見過四鑰升降鎖的介紹。這種鎖有四把鑰匙分五步才能打開,光開鎖步驟就要用好幾百字介紹,像這種鎖,即使有鑰匙,不熟悉的人光研究幾把鑰匙怎么用、先用哪一把就要花費很長時間,可見它的防盜性能有多好。